中国十大压铸企业(传统压铸行业龙头,广东鸿图

剧情介绍 2025-08-21 09:28www.humatrope.cn剧情简介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分析师刘海博、李越与李景涛

国内压铸行业的龙头企业——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业内翘楚,其主营业务涵盖了压铸业务和内外饰业务两大领域。自2000年12月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压铸件和注塑件的生产。其中,压铸件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和机电行业,常年位居业内收入规模之首。

公司的发展历史可谓是一部辉煌的成长史。自2000年创立以来,公司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不断开拓,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随后,公司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成立了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和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市场份额。在专用车领域,公司通过控股宝龙汽车切入该领域。公司于2017年收购了宁波四维尔工业有限公司,进军汽车饰件市场。今年,公司首个国产6800T底盘一体化结构件正式下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今年4月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广东宝龙汽车有限公司全部76%的股权,决心聚焦压铸和注塑件的核心主业。

在股权结构上,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发起设立,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11%,公司股权结构稳定。

在业绩方面,公司近年来的营收趋于稳定。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在经历2019年的低谷后,持续呈现上升趋势。在主营业务中,压铸业务和内外饰业务占据了公司营收的绝大部分份额。公司近年来毛利率虽有所下滑,但费用控制能力却在增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扩大收入规模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回落等因素。

展望未来,随着一体压铸趋势的兴起,公司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打开百倍的成长空间。高压铸造(压铸)作为铝合金材料最高效的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等多个行业。与重力铸造相比,高压铸造具有模具可重复利用、生产周期短、产品精度高、应力强度高等优势。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压铸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稳定的市场地位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金属铸造行业中,铝镁合金等合金材料被广泛用作基材,尤其是铝合金的应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相较于钢材,铝合金的熔点较低,使得其在高压铸造中的效率更高。而传统的钢材铸造由于熔点较高,通常只能采用重力铸造,这种方法需要频繁破拆石英砂模具,效率相对较低。

与高压铸造相比,低压铸造虽然也使用可循环的钢制模具,但其压射压力较低,仅为1-5MPa,远远低于高压铸造的300-600MPa。这使得低压铸造更适合生产壁厚较厚的铸造铝镁合金等材料的零件,例如汽车轮毂和皮带轮等。尽管低压铸造的设备结构较为简单,投资相对较低,但其生产效率和零件强度却无法与高压铸造相匹敌。在需要大规模批量生产铝镁合金铸件的情况下,高压铸造无疑是最高效的生产方式。

压铸生产单元的核心是压铸机和压铸模具。压铸机是实现压铸零件生产的专用设备。其设计相对标准化,通过安装不同的压铸模具,可以实现多种形状压铸零件的生产。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液态铝合金被倒入压铸机的压射机构内,随后被推向模具内并加压成型。成型后,铝合金零件通过模具内的冷却系统迅速冷却至固态,随后模具打开,由机器人完成零件的取出、清理、喷涂脱模剂等工作,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

由于压铸生产涉及高温、烟雾和噪音,因此行业内普遍采用自动化生产。压铸机周边需要配备一系列设备,如熔炼炉、机边炉、取件和清理喷雾机器人等。这些设备与压铸机和压铸模具共同构成了压铸生产单元,也被称为压铸岛。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车身采用铝合金替代钢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减轻重量并提升能效。这种趋势促使压铸铝件逐渐应用于车身结构件的生产。受限于压铸机的规格,传统压铸生产的零部件尺寸通常在600mm以内,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机外壳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燃油车减排趋势的推动,车身结构件铝代钢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如大众、宝马等已经开始在车身复杂结构处采用压铸铝合金件替代传统的钣金焊接件。这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还整合了供应链环节。

特斯拉的一体压铸技术更是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这项技术有望使汽车车体制造工艺发生重大变革,使得压铸机取代焊接机器人成为造车核心装备。一体压铸工艺将取代传统车身结构件的组件冲压和焊接环节,特斯拉的新一代全压铸底盘可减少370个零件。这不仅简化了制造流程,还降低了车体制造管理流程和所需人力。

一体压铸工艺还能减少电池装机量,降低电池成本。以特斯拉为例,新一代一体压铸底盘有望降低10%的车重,对应续航里程增加14%。采用一体压铸工艺后,电池成本大幅降低,为电动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一体压铸工艺还能大幅减少涂胶工艺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焊接白车身的涂胶工艺,一体压铸车体的制造不再需要繁琐的涂胶环节来弥补焊接钣金件间的缝隙。

压铸工艺对材料利用率极高,超过90%,远高于冲压工艺。在冲压-焊接工艺中,板材利用率通常只有60%~70%,而冲压剩余的边料只能按废旧金属出售。在一体压铸工艺中,废品、压铸流道、边料等废料都可以返回熔炼炉重新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商的成本。随着汽车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车身生产技术的革新成为了焦点。传统车身生产车间占地面积广泛,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而如今,一体压铸工艺引领着一场革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传统的焊接生产线相比,一体压铸技术极大地减少了车身生产车间的占地面积,降低了超过30%的土地使用成本。特斯拉的新工厂采用压铸工艺后,其占地面积节省了高达35%,为行业树立了典范。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简化了生产流程,使得原先需要的零部件供应环节变得不再必要,进一步降低了全产业链的用地面积。

一体压铸技术背后的核心在于铝高压铸造工艺的广泛应用。铝合金的铸造性能优越,被广泛用于结构复杂的零件和壳体,如发动机机体、副车架、白车身和转向节等。铝压铸件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诸多优点,即使在同等排量的发动机中,全铝发动机也能显著减轻重量。

在汽车白车身系统中,采用整体铸造的车身结构件,如铝制减震塔和后纵梁等,能够替代多个冲压零部件,不仅重量更轻,还能节省焊接成本。铝压铸结构件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应用在了豪华品牌车型中。

目前,压铸车身结构件行业主要由外资主导,如乔治费歇尔、麦格纳等。国内企业如文灿、鸿图等也在该领域有所建树。考虑到一体压铸技术对白车身生产的显著降本效应,全球主机厂对这一技术路线的跟进速度正在加快。

展望未来,一体压铸技术的潜力巨大。据产业调研,预计到 2030 年,乘用车一体压铸的全球渗透率将达到 30%,对应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某公司全面布局一体压铸业务,聚焦铝压铸和内外饰双业务板块,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该公司已经由单一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成为了四大板块业务——压铸板块、内外饰板块、投资板块和专用车板块。近期,该公司出售了亏损的专用车业务,更加专注于铝压铸和内外饰业务。其铝压铸业务在国内压铸零部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致力于精密铝合金压铸件的设计和生产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和机电行业。

在汽车零部件的广袤领域中,本公司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质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产品线涵盖了多个领域,为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配件提供关键零部件,如缸盖罩、油底壳等。公司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车身结构件的研发和生产,包括电池箱壳体、减震塔和副车架等。

在通讯设备领域,公司同样展现了强大的实力。通讯基站发射机的箱体、散热器、盖板等关键部件,均可见到公司产品的身影。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通讯件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并通过了华为一级供应商的资格认证,为通讯设备行业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力。

公司在机电领域也拥有显著的影响力,专业生产各类电机零部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一体化结构件的生产制造方面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雄厚的技术积累。

对于底盘和车身这两大类结构件,公司对高强度高韧性铝合金材料有着极高的性能要求。经过几年的技术储备,公司已经研发出三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度高韧性压铸铝合金材料,这些材料无需进行热处理即可满足结构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公司还为此类材料配套开发了相应的连接技术,包括铆接、摩接和铰接等技术,这些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压铸制造工艺方面,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拥有独立的经验数据库和多项核心技术,如高真空压铸、模温控制等,并已取得国内最多的自主专利。公司在免热处理材料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款免热处理材料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公司的客户群以国内外一线整车厂为主,同时覆盖日系、欧系、美系等传统优质汽车制造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等大型通信设备厂商。最近,公司成功收到了小鹏汽车的定点开发通知,被选为某车型一体化结构件产品的供应商,这是公司在一体压铸领域的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收购宁波四维尔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进一步拓展内外饰业务。该公司自1984年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标牌、散热器格栅以及空调出风口等内外饰的生产和销售,具备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能力。通过此次收购,公司的汽车标牌和散热器格栅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公司的注塑件业务也在稳固发展中,展现出公司多元发展的决心和实力。未来,我们的公司将继续深化对现有主要客户的销售管理,积极开拓传统内外饰产品市场,如标牌、字牌、格栅、出风口及装饰条等,并大力拓展外饰大件产品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在国内汽车内外饰件市场上扩大占有率,特别是在华北、华中地区加大业务开拓力度。我们也不忘海外市场的开拓和维护,特别是在内外饰业务方面,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市场将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区域。

我们还致力于开发新四化产品,如主动进气格栅、智能出风口、发光标、轻量化尾喉等,力争在2022年实现新品承接。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四维尔丸井50%股权的收购,使其成为我们的二级全资子公司。这一举措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实现公司内外饰业务发展战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研发技术创新是我们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重视研发投入,与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企业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截至2021年,我们已经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03项,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在发展的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因素。其中,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局部新冠疫情反复、小鹏一体压铸项目订单后续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超大型一体压铸业务良率低于预期等行业和公司内部的风险因素,都可能对我们的业务产生影响。铝合金价格大幅上涨、海运运费上涨、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我们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基于对市场和行业的深入理解,我们对未来盈利做出以下预测和关键假设:考虑到一体压铸业务的广阔成长空间,预计2022/23/24年,公司铸件制造业板块、注塑制造业板块、一体压铸板块、其他业务板块的收入将稳步增长。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我们将持续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以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随着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为公司在销售、管理、研发方面带来了显著的优化效应。据我们预测,公司在即将来临的2022/23/24年间,销售、管理、研发的开销比例将分别稳定于预期的区间内。销售费率预计为3.0%/2.9%/2.8%,管理费率则为3.4%/3.3%/3.2%,而研发费率更是承载着公司未来的创新动力,保持在4.3%/4.2%/4.1%的水平。这一系列数字背后,体现了公司对运营效率的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这家公司作为国内压铸零部件的领军企业,其战略眼光独到。在2021年,公司果断布局一体压铸业务,积极采购多台超大型压铸机,并成功获得小鹏一体压铸结构件的定点合作。我们对公司在一体压铸领域的长期成长前景充满期待。

在盈利预测方面,我们预测公司在2022/23/24年的归母净利润将达到4.4/5.3/6.8亿元。在估值方面,我们采用了PE和PB两种估值法。与可比公司相比,这些公司同样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业务,Wind一致预期显示,2023年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为PE 26倍左右,PB 4.9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行业特点,我们认为采用PE估值法更为合理。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以PE 26倍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市值达138亿元,对应的目标股价为每股26元。

这份报告来自远瞻智库——一个致力于为广大公众提供有价值知识的平台。报告涵盖了行业报告、战略报告、管理报告等多个领域,是精选的参考资料。在这里,我们提醒读者:本报告旨在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情况发生,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上一篇:小行星带位于,小行星带位于哪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humatrope.cn 剧情简介 版权所有 Power by

剧情电视剧,剧情电影,韩国剧情片,剧情简介,欧美剧情片,分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