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讨曹爽是怎么回事-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仲达,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历经曹魏四代,是辅佐朝廷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并在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懿天赋异禀,善于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成就,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北伐并远征平定辽东。他对农耕经济,尤其是屯田和水利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73岁时,他辞世,被赋予郡公和殊礼的荣誉,葬于首阳山。
司马懿的性格隐忍而深邃。他的行事风格往往是低调内敛,但一旦出手,必定石破天惊,一击必杀。他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充满了雄豪之志。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夸赞司马懿“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关于司马懿如何行动的问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当曹爽兄弟被免职后,司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建起高楼,用以监视曹爽的一举一动。曹爽兄弟不安,向司马懿请求食物。司马懿送上食物后,曹爽兄弟以为司马懿无害。不久之后,黄门张当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透露了曹爽等人的谋反意图。最终,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党羽被逮捕并屠灭三族。
司马懿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计谋和装病。他的强大号召力也是关键所在。许多军官都支持他,他们都是司马懿的老部下。如果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号召力,仅凭计谋是无法成功的。司马懿的能力之强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他拥有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使得其他人都对他心悦诚服。
如果曹爽听从恒范的建议,能否杀死司马懿呢?其实想杀司马懿肯定是能做到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曹爽不能迅速掌握军队并消灭司马家族,那么他自身将面临巨大的危险。司马懿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动乱。在做出决策之前,曹爽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权衡利弊。司马懿的成功源于他的智慧、能力和号召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