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的影响大明朝又一次迎来了四海威服
在仁宣时期,四海威服,民心安定。明宣宗继位后,积极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对农民的生活状况十分关心。他向户部强调,农业是民生的源泉,耕耘收获不可失时。一切不急之役,都应等到农闲时节再进行,以免妨碍耕作,导致混乱。
明宣宗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以免重蹈覆辙。他引用了历史上的例子,如汉武帝、隋炀帝和唐玄宗,他们的兴盛衰败都与休养生息和土木兵戈息息相关。这些都成为了世间的重大教训。
一次外出返京时,明宣宗看到农民正在耕田,他亲自到田间与农民交谈,并接过犁把推了三下。他感慨地对随从的臣子说,推三下犁就已感到疲惫,那么农民一年到头劳作不休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回京后,他写下了《耕夫记》一文,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和理解。
在思想上,明仁宗崇尚儒学,奖励忠孝。在他的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明仁宗非常善于纳谏,鼓励朝臣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
明仁宗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对皇后和谭妃非常敬重。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明仁宗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明仁宗死后自缢殉节,被追封为昭容恭禧顺妃。
明仁宗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保证南方和北方人都能够有考中进士的机会,他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今。
在图书文化方面,宣德八年,明宣宗命人选取能书者10人,取五经、《说苑》之类书籍的副本藏于广寒、清署二殿及琼花岛,以供观览。还建造了“通集库”、“皇史晟”以藏古籍、档案。内阁藏书约2万余部,近百万卷。这一时期的图书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典籍繁盛,史称“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
明仁宗与明宣宗在位期间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儒家思想、图书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发展。他们的明智之举为后世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