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暑期终止秋季来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位佳人,她在秋季的篇章中轻轻掀起了第二页。每年的8月22日至24日之间,她总会如约而至,带着一份秋的消息,轻轻告诉我们三伏天即将退场,秋天的脚步已然来临。
处暑,是暑气消退的象征。在这个时节,“处”字寓意着终止,代表着炎热的暑期即将过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刻,气温逐渐下降,从炎热的盛夏过渡到凉爽的秋季。
在这个季节转换的关键时刻,大地上的农事活动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林果和农作物陆续成熟,农民们忙碌地采摘果实,抢抓农时。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这是农人们对于这一节气的独特记忆。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得以储存,因此庄稼成熟得很快。民间有着“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谚语,都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处暑也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季节。民间素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人们喜欢外出游玩迎秋。处暑后的太阳不再像夏日那般毒辣,使人们更加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放河灯的习俗也在处暑节气里流传下来。河灯,也被称为“荷花灯”,在灯的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将其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浙江沿海地区,每年的处暑节气都是一次盛大的庆典。对于渔民来说,这意味着东海休渔期结束,开船出海的日子终于来临。隆重的开渔节仪式,庆祝着渔民们新生活的开始,也表达着他们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处暑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转折点,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农事的节拍。在这个时节,我们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也能领略到民间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