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中国之最(曾让京城旗人家家出丧,困扰康

明星美女 2025-08-20 05:49www.humatrope.cn剧情简介

康雍乾祖孙三代,功勋卓著,堪称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具作为的君主之一。在他们辉煌的帝业中,都曾遭遇一个共同的强劲对手——准噶尔汗国,由绰罗斯·噶尔丹所建立。

噶尔丹,以其活佛的身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强大蒙古帝国——准噶尔汗国。这个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卫拉特蒙古,是明朝时期的蒙古瓦剌部的延续,主要由和硕特部、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等四大部落组成。因地处蒙古西部,又被称为漠西蒙古。

在四大部落中,和硕特部的势力最初最为强盛。其首领固始汗,在明末清初为了抵御沙俄和喀尔喀蒙古的侵袭,联合强大的卫拉特蒙古联盟,被推举为盟主。固始汗的后人一直继承盟主的地位,并在清初与清朝合作,共同抵御外敌。

卫拉特蒙古联盟并非和谐共处。土尔扈特部因与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产生矛盾,在准噶尔部的打压下,被迫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虽然他们向清朝称臣纳贡,但清朝在那片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土尔扈特部在沙俄的剥削和欺凌下艰难生活,直到乾隆年间,首领渥巴锡汗率部落17万人回归清,史称“土尔扈特东归”,才结束了他们的苦难。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他自幼被确立为藏传佛教活佛,在西藏跟随五世和四世学习佛法。关于他的诞生,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噶尔丹的母亲玉姆阿噶是藏传佛教的信徒。当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尹咱呼图克图访问准葛尔部时,玉姆阿噶向他祈求一个儿子。尹咱呼图克图最初以为她是想求“精”,便严肃地拒绝了。但玉姆阿噶表示,如果尹咱呼图克图圆寂后能够投胎于她,她愿意接纳。尹咱呼图克图答应了她这个愿望。

巧合的是,尹咱呼图克图临终时,玉姆阿噶果然怀了身孕。格鲁派上层宗教人士将刚出生的噶尔丹确定为尹咱呼图克图转世灵童,并带到西藏拉萨继承活佛身份。噶尔丹还有一个宗教身份——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恩僧呼图克图。

噶尔丹最初追随四世学习佛法,后来转到五世座下深造。他的深厚佛法造诣为他后来建立准噶尔汗国奠定了基础。他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后,首领之位由他的同母亲哥哥僧格珲台吉继承。这对父子都是亲清派系,曾遭到沙俄的多次拉拢,但都被拒绝。僧格珲台吉曾多次抵御沙俄入侵。在沙俄的挑唆下,僧格珲台吉被异母兄弟暗杀,噶尔丹回到准噶尔部复仇。他在五世的批准下还俗并召集哥哥的旧部,利用自己的活佛身份迅速扩张势力。最终他成功统一准噶尔内部并杀死车臣台吉,迫使卓特巴巴图尔逃亡青海,开启了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统治时期。在噶尔丹刚刚统一准噶尔部时,他展现了对清朝康熙的尊重与忠诚。尽管沙俄曾试图拉拢他反叛清,但噶尔丹清楚自己的实力尚未具备挑战清的条件,因此他坚决拒绝了沙俄的拉拢,并强烈要求沙俄归还迁移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土尔扈特部臣民。这种表现赢得了清的认可,康熙帝对噶尔丹的态度表示满意,并承认了他在准噶尔部的合法地位。五世也给予了噶尔丹的认可和支持。

利用活佛的身份影响力,噶尔丹开始招纳卫拉特蒙古各部归附,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噶尔丹已经具备了挑战卫拉特蒙古首领和硕特部的实力。他开始寻找借口攻打和硕特部,并在沙俄的支持下成功攻灭了和硕特部。这一胜利使得噶尔丹自称卫拉特蒙古大汗,并向康熙帝献上俘虏以示纳贡。康熙帝对噶尔丹的此举选择了暂时忍耐,只承认他的珲台吉身份而不承认其大汗身份。

在攻灭和硕特部之后,噶尔丹开始了统一卫拉特蒙古的步伐。很快,他兼并了杜尔伯特和辉特等部落,建立了统一和完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五世册封他为丹津博硕克图汗,这一事件进一步增强了噶尔丹在宗教上的影响力。尽管噶尔丹请求清朝承认其汗号,清朝理藩院以非黄金家族后裔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但实际上,清朝已经默许了噶尔丹统一卫拉特蒙古的事实。

由于清朝忙于平定三藩之乱,噶尔丹得以逐渐坐大。他看到清的态度,虽然未得到大汗身份的认可,但清的默许却滋长了他的野心。统一卫拉特蒙古后,噶尔丹的势力逐渐伸向中亚,征服了吉利吉思、费尔干纳盆地,并击破了哈萨克部落,开始称霸中亚。

噶尔丹控制的区域包括新疆、外蒙古全境以及部分中亚地区,势力范围达到了将近700万平方公里。随着势力的增长,他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不再满足于统一卫拉特蒙古,开始向喀尔喀蒙古发起挑战。喀尔喀蒙古紧邻清朝,如果噶尔丹拿下喀尔喀蒙古,他的下一步野心将是入侵清朝。

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凭借自己在中亚的霸权地位和对庞大势力的掌控,逐渐认为自己有资格与清的康熙皇帝平起平坐。而清朝在经历了三藩之乱、收复失地以及与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后,确实无暇顾及噶尔丹。噶尔丹利用这一机会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与清朝的对抗积累了资本。在清朝的康熙年代,喀尔喀蒙古虽然向清臣服,但噶尔丹的势力却悄然崛起,成为一颗不容忽视的暗雷。康熙深知一旦噶尔丹掌控喀尔喀蒙古,清的统治将面临严重威胁。面对这样的危机,康熙决定采取行动,不仅要支援喀尔喀蒙古,更要将噶尔丹阻拦在外。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借追击喀尔喀部之名,实质上是企图借机扩张势力。阿喇尼的失败让康熙震惊地发现,噶尔丹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劲力量。这让康熙意识到,唯有亲自出征,才能鼓舞士气,发挥八旗精锐的威力。于是,康熙毅然决定御驾亲征。

康熙坐镇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分兵三路进攻噶尔丹。福全为抚远大将率兵出古北口,常宁为安北大将出喜风口,同时还有绰克讬和佟保协同作战。常宁首战即溃,与赶来支援的福全汇合后,在沙拉木伦河上游的高凉河与噶尔丹展开激战。噶尔丹面临两路联压,逐渐不支,康熙果断命令康亲王杰书率精兵进驻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切断其归路。

乌兰布通之战尤为惨烈,许多王公贵族在这场战斗中丧命,包括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纲。最终,福全指挥清军取得大胜,但噶尔丹施展缓兵之计,假装投降并声称热爱和平,迷惑了福全,得以逃脱。康熙大怒,罢免了福全的职务,仅保留其裕亲王爵位。

经过第一次亲征的经验,康熙认识到整顿边防、发展火炮和火铳力量的重要性。他决心严防守,对抗噶尔丹的侵扰。当噶尔丹再次侵犯喀尔喀蒙古时,康熙出兵十万迎战。这一次,康熙再次兵分三路夹击噶尔丹。最终,在昭莫多(现今外蒙宗莫德市)大败噶尔丹,他的妻子阿努可敦也在这一战中被清军击毙。

噶尔丹企图退回老巢伊犁重整旗鼓,但已无望。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截断了他的归路。策妄阿拉布坦曾是噶尔丹大哥僧格珲台吉的儿子,因噶尔丹的猜忌和打压,他趁噶尔丹两次被康熙打击之际攻占了伊犁。他请求康熙原谅,并帮助清截断噶尔丹的归路。与此之前被噶尔丹征服的地区如新疆回部、哈萨克部、青海等开始反叛噶尔丹。康熙还封锁了噶尔丹逃往青海和西藏的出路。

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噶尔丹势力的彻底崩溃。他的骄傲和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而康熙的智谋和决断则成功地维护了清的统治。噶尔丹曾试图投奔沙俄,但后者因其政治处境堪忧,且担心卷入清朝战事,拒绝了他的请求。失去沙俄支持的噶尔丹陷入了困境,被康熙困于科布多。尽管康熙曾给他归降的机会,但噶尔丹拒绝了。康熙第三次亲征时,噶尔丹自杀身亡,其部下带着他的尸体和女儿投降。准噶尔汗国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直到乾隆时期才得以彻底平定。

策妄阿拉布坦继承汗位后,一面与清修好,一面私通沙俄,得到沙俄的支持。准噶尔汗国在卫拉特蒙古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策妄阿拉布坦的野心并未因叔父的失败而有所收敛,他在统治下恢复了准噶尔部的元气后,攻入西藏拉萨,杀害了拉藏汗,囚禁了七世和五世。得知此事的康熙震怒,但因年事已高和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出征,只得派皇十四子胤禵代替自己出征。随着康熙的驾崩和新君雍正的继位,策妄阿拉布坦看到了清的内部纷争,趁机发动反击。与此罗卜藏丹津因对清拒绝继承伯父汗位而心怀不满,受到策妄阿拉布坦的挑唆后反叛清。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雍正被迫接受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求和。年羹尧被派往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并成功完成任务。但罗卜藏丹津逃往准噶尔汗国投靠策妄阿拉布坦。此后,准噶尔汗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承汗位并寻求沙俄的支持,准备攻打清。沙俄则借此机会与清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扩大了自己的利益。雍正为了巩固皇权和发展国家实力,暂时放下了对准噶尔汗国的处理。而噶尔丹策零的野心却日益膨胀,这不仅给清带来了威胁,也使得沙俄看到了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噶尔丹策零及其前任们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喘息机会,但他们的野心和叛乱行为却不断给清带来威胁。与此沙俄也在背后不断煽风点火,试图扩大自己的利益。这段历史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展现了各方势力的博弈与较量。雍正七年,沙俄暗中支持的准噶尔汗国在噶尔丹策零的领导下恢复元气,再度向喀尔喀蒙古发起进攻。雍正帝震怒,随即任命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率领汉八旗从西路出击;任命黑龙江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率满蒙八旗联军从北路进发。

噶尔丹策零原本只想蚕食清朝边境,但未曾料到雍正会发动大规模讨伐。由于主力部队尚未完全集结,他采取了缓兵之计,主动交出叛军首领罗卜藏丹津,并向雍正表示歉意。雍正因此下令两位大将暂缓进攻,并召他们回京商讨噶尔丹策零的诚意。

噶尔丹策零趁清军两大主帅离营之际,派出两万大军奇袭了西路清军的后勤补给基地——科舍图马厂大营。清军马匹辎重被劫走大半,粮草几乎被毁,西路岳钟琪所部损失惨重。

岳钟琪闻讯震怒,但此时噶尔丹策零的军队已逃之夭夭。相比之下,傅尔丹所率的北路清军较为平静,但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噶尔丹策零运用诈降计,派人诱降傅尔丹,导致傅尔丹冒险轻进,最终被噶尔丹策零大军包围于博克托岭大峡谷。

傅尔丹率部奋力突围,退向和通泊一带集结。在和通泊,噶尔丹策零奇袭了傅尔丹的大本营,此战傅尔丹全军几乎全军覆没。此战被后世称为“和通泊之战”,也是清朝在19世纪前最为惨重的一次败仗。

和通泊之战中,清军中有多位将领自杀殉国,包括四位将领当场自尽,一位副将和七位王公大臣在混战中阵亡。由于傅尔丹所部多为满蒙八旗子弟,这场战役对北京城的八旗子弟人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家庭陷入悲痛之中,纷纷为逝去的亲人举办隆重的葬礼。

岳钟琪面对西路压力倍增,而噶尔丹策零则采用坚守策略,使岳钟琪无法迅速消灭他。雍正开始怀疑岳钟琪,不久后将岳钟琪召回京城并下诏撤职。岳钟琪和傅尔丹一同被囚禁在兵部大牢中,追究责任。

面对这一困境,雍正想到了自己的妹夫、喀尔喀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策棱。这位出身高贵的驸马统兵有术,在蒙古各部中威望较高。雍正派他去对付噶尔丹策零,终于在雍正十年(1732年)的昭之战中大破准噶尔汗国。

由于抚远大将马尔赛未能及时配合,噶尔丹策零侥幸逃脱。虽然此战使噶尔丹策零元气大伤,但他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向雍正求和。雍正虽然胜利,但损失惨重,只得同意噶尔丹策零的求和。此后,雍正为防备准噶尔汗国,对策棱进行了封赏,并特意设置乌里雅苏台将之职,让他驻扎在乌里雅苏台以防备准噶尔汗国。

在雍正七年,沙俄暗中支持准噶尔汗国卷土重来。噶尔丹策零凭借强大的势力再度向喀尔喀蒙古发起挑战。这一消息令雍正帝震怒不已。为了驱逐强敌,他果断下令出兵迎战。川陕总督岳钟琪率汉八旗部队从西路发起猛攻;同时黑龙江雍正时期的那场和通泊之战,其惨烈程度令人心悸。京城八旗子弟家中,处处弥漫着哀伤的氛围,人人戴孝出丧,那一幕仿佛刻在了人们的心里。面对这样的惨状,清的高官们心生恐惧,他们觉得,连康熙和雍正这两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无法征服准噶尔汗国,可见天意不在此。他们纷纷劝阻乾隆皇帝不要对准噶尔汗国用兵。

乾隆皇帝与众不同,他在位初期展现出雄心壮志和英明果断的决策能力。他没有采纳众臣的劝告,反而坚决要平定准噶尔汗国。乾隆二十年(1755年),他毅然决定派兵出征,任命小舅子傅恒为主帅,并复任被雍正罢免的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副帅。

傅恒与岳钟琪的配合如同天衣无缝,两人携手领军,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攻占了准噶尔汗国的都城伊犁。在这场辉煌的战役中,清军生擒了准噶尔汗国的末代大汗达瓦齐。这一胜利标志着新疆等地区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为了管理这一新获得的土地,乾隆设立了伊犁,作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之地。

准噶尔汗国是困扰康雍乾三代帝王的难题,其存在如同悬在边境上的一把利剑。乾隆皇帝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不仅打击了沙俄蚕食中国边境的野心,更为中俄边境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这一壮举,使得新疆等地区得以归入中国版图,为我们现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的影响深远而巨大。乾隆皇帝凭借他的英明决策和果断行动,不仅消除了边境的威胁,更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这一功绩,被后人誉为十全武功之一,载入了史册。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准噶尔史概要》。本文作者小岛知风,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并留下宝贵的点评。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乾隆皇帝对准噶尔汗国的征战,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阅读此文,您不仅能了解历史事件,还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生动的叙述方式。

Copyright © 2019-2025 www.humatrope.cn 剧情简介 版权所有 Power by

剧情电视剧,剧情电影,韩国剧情片,剧情简介,欧美剧情片,分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