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烘烘的蝼蛄竟是人间美味,富含十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导读:最近网络上热议的“臭烘烘的蝼蛄竟是人间美味”,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奇特的话题。
蝼蛄,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其实在一些地方也称作土狗。每当夏日夜晚,路灯下总能看到孩子们抓蝼蛄的身影。那时的我们,人手一个小玻璃瓶子,不一会儿就能抓到满满一瓶,然后第二天拿给鸡吃,据说吃了蝼蛄的鸡会下双黄蛋。如果忘记打开瓶盖,蝼蛄会因为缺氧而释放出强烈的臭味,比臭屁虫还要难闻。
正是这臭烘烘的蝼蛄,却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尽管它们貌不惊人,还带有臭味,但蝼蛄和蝎子、金蝉、蚂蚱一样,都是可食用的昆虫。油炸蝼蛄在饭店甚至可以卖到50元一盘。
古人对蝼蛄的药用价值也有所认识,《本草纲目》中记载,蝼蛄性属寒,无毒,具有治疗腹胀、气喘、恶疮和失眠的功效。而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蝼蛄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这也许正是其药用价值的体现。
虽然蝼蛄是一种害虫,对农作物造成破坏,但随着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它们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尽管如此,蝼蛄身上的臭味仍然让人难以接受。它们属于蟋蟀总科、蝼蛄亚科中的昆虫,根据地域不同,有着多种别称。在我国北方,华北蝼蛄较为常见;而在南方,东方蝼蛄则更为普遍。它们的体长可达数厘米,拥有流线型的身体和强壮的挖掘足,能够在土地中快速挖洞。它们还擅长飞行和游泳,真正是全能型的昆虫。
每年的特定季节,农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治蝼蛄。它们对粪肥异常敏感,农民常常集中放置粪肥以吸引它们。同时利用蝼蛄的趋光性进行灭杀。鸟类和螳螂等动物也以蝼蛄为食。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野外蝼蛄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这也说明人类防治蝼蛄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当数量过多时它们仍会对农作物造成破坏。因此人类仍需努力防治这一害虫以保护农作物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