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三国中“赔了夫人
解读赔蚀与折损:深入浅述一段三国往事
我们常听说“赔蚀本;折亏损”,意指本想占得便宜,结果却遭受双重损失。这一道理,在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其中的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孙权欲夺回荆州,周瑜为此设计了一个策略——“假招亲扣人质”。这一切都被诸葛亮识破。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趁周瑜与曹仁在南郡交战之际,依约攻取了南郡、襄阳等荆州重镇。尽管刘备的攻城略地无可非议,但在周瑜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南郡却被刘备的赵云占领,使得周瑜感到被欺骗,因为这似乎违背了先前的约定。
随后,周瑜两次派鲁肃讨还荆州,但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周瑜再次定计,以招亲为名,意图就地扣押刘备以讨还荆州。诸葛亮的智慧再次使刘备成功迎娶孙尚香并安全返回荆州。途中,士兵们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令周瑜气愤至极,甚至吐血。
此后,周瑜为夺回荆州,再次设计,声称愿意取下益州换取荆州。这一切又是诸葛亮的计谋。周瑜在登上荆州后被诸葛亮包围,与赵云的对话中流露出无奈与挫败。诸葛亮不仅看透了周瑜的计策,还让奏《得胜归》来讽刺周瑜。在包围之后,诸葛亮更是亲自弹奏周瑜所作的《长河吟》,同时谴责周瑜不应与刘备为敌。周瑜被诸葛亮的智慧和言辞所打击,一气之下吐血,不久便病逝。临死前,他感慨道:“既生瑜,何生亮!”
历史上的周瑜实际上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并非如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心胸狭窄。这一切的故事和纷争,只是三国时期复杂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诸葛亮的智谋与周瑜的英勇,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到的,是那些策略背后的智慧,以及人生中的得失之理。赔蚀本、折亏损的教训,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对我们生活中决策的一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