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力场 壮丽的太阳磁场线图
从地球上看,太阳似乎是一个静止的黄色圆盘,其表面实际上正在进行剧烈的运动。上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首次观察到太阳上舞动的物质,这些物质只发眼无法察觉的光。新图像为我们揭示了太阳磁场如何随着不断变化的运动而产生变动。这些图像揭示了太阳大气中“亮斑”可能是神秘磁场的标记。
太阳磁场是理解太阳系空间本质的关键。从引发地球空间气象的太阳风暴,如极光的出现,到太阳系内宇宙飞船必经的行星际磁场和辐射,太阳磁场都是其源头。
2016年3月12日,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拍摄了一张独特的照片,研究人员据此描绘出了太阳的磁场。这些复杂的线条揭示了太阳磁场随表面及内部不断运动的变化方式。特别的是,太阳表面的亮斑附近的磁场线最为密集,这些亮斑是磁场十分活跃的区域。还有许多磁场线连接着不同的活跃区域。
为了理解这幅壮丽的太阳磁场线图,研究人员使用了“势场源表面”(PFSS)模型,这是一个基于太阳表面磁场测量而构建的太阳大气磁场模型。原始图像以人眼无法看到的171埃的极端紫外线波长拍摄而成,研究人员则巧妙地用金色来描绘这些磁场线。
尽管科学家们并不完全确定太阳磁场的起源,但它可能靠近太阳表面,也可能深埋在太阳内部。为了了解太阳磁场,天文学家对太阳表面的物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太阳由等离子体构成,这种物质类气态的状态使得电子和离子分离,产生超热的带电粒子混合物。这些带电粒子的运动自然会产生磁场,同时磁场也会对粒子的运动方式产生额外的影响。太阳的等离子体引发了一个复杂的因果关系系统,内部的等离子体流产生了太阳磁场,这一系统被形象地称为“太阳发电机”。目前,科学家们对太阳磁场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太阳磁场的产生以及其深部结构如何,仍是科学家们努力解开的谜团。尽管我们对太阳磁场还有许多未知,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其中之一就是太阳磁场会引发大约11年的活动周期。每当太阳活动周期来临,太阳磁场都会经历一次喷发,随后逐渐趋于平滑,直至达到最简单的状态——太阳极小期,这是太阳活动最不频繁的时期。此后,太阳磁场逐渐变得复杂,直至在太阳极大期时达到巅峰。
在太阳极大期,磁场结构错综复杂,充斥着大量的小型结构,这些被称为活跃区域。而在太阳极小期,磁场相对较弱,主要集中在两极,其结构十分平滑,不会出现日斑等强烈的太阳活动现象。这就像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鲜明地展示了太阳磁场在不同时期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太阳活动最为平静的时期。这一时期内,太阳磁场的活动相对温和,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理解太阳磁场的绝佳机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揭开太阳磁场的所有秘密,进一步了解这位宇宙中最重要的恒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