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 陈楚生与湖南人地理性格的冲突
陈楚生与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意外缺席,以及后续与天娱公司的解约风波,近日有了新的进展。陈楚生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通过律师周俊武表示,他与天娱公司所签署的合同存在不平等条款,已正式提出仲裁申请,意图解除合约,并且这一申请已经被受理。
无论是仲裁还是法律程序,都只是表面上的流程。陈楚生与天娱公司的矛盾,似乎已经难以调和。我们不禁要问,天娱公司是否应该自我反省?为何总是成为艺人心生去意的苦情戏主角?为何总是面临选秀艺员的出走、失踪,甚至法庭相见?为何总是需要扮演提醒当事人感恩、知足的角色?如果一次流产可以归咎于楼梯太陡,那么习惯性的艺人才流失,则必须深入公司内部的病因。
从地理性格的角度来分析,湖南人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中,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一种由地理、气候所塑造的地理性格。作为湖南人,我深知湖南人的性格:他们倔强、强硬、不服输,心绪繁多,不善表达,有时呈现出一种混合的自大和自卑的奇异特性。这种性格在表达爱意时也会走样,只有湖南人才能深刻领会和理解。琼瑶在《剪不断的乡愁》中对欧阳常林争取合作机会的过程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湖南人的性格。当这种地理性格与其他地方的地理性格碰撞时,湖南人特别容易受到挫折。
在这种地理性格的影响下,湖南卫视和天娱公司的定位是争取年轻人、创造新市民文化。他们效仿TVB、英皇的风格,热衷于出艺人月历、给主持人排座次、宣传“一姐”之争,并给艺员签长约。这种风格在香港畅行无阻,在内地却未必行得通。我觉得值得商榷的是,在某些地方,过于模仿并不一定能被接受。就像我们家乡的小城,有人突然摆出摩登范儿,即使有出处也会令人感到惊讶。做事的风格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情势进行原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真正的交流和融合需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削薄自身特性、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前提下。电影《赤壁》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我执拗的湖南老乡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地理性格,寻求更加和谐的发展方式。在尊重本土特色的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