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的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他只是
历史上的高俅:从市井小流氓到权倾朝野的大奸臣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高俅以其奸臣形象深入人心。他以市井小流氓的身份起家,凭借精湛的蹴鞠技术得到端王的赏识,进而飞黄腾达,官至太尉。历史上的高俅,与小说中的描述大相径庭。
真实的高俅,原本是一位有文化、有才华的人。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于枪棒,武艺非凡。他的高超蹴鞠技术只是他众多才华之一。这一切,源于他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天赋。
元祐八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诜。王诜与端王关系密切,一次偶然的机会,高俅成为了端王的使者,带来了篦子刀。端王见到高俅熟练的踢球技术,大为欣赏,从而将他留在身边。
随着端王继位成为徽宗皇帝,高俅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徽宗在位期间,大宋朝的军队战斗力日渐衰退。尽管高俅并非军事家,但他仍尽力在军队训练上做了一些表面功夫,以迎合皇帝的心理。他不仅主持军队争标竞赛,而且在军队训练上玩了很多花架子,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
但高俅并非只有蹴鞠和表面的功夫。他为人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他对有恩于他的人不忘报答,例如对曾经提携他的刘仲武一家始终保持密切关系。当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时,高俅在朝中为他说了好话,使其仕途未受影响。
高俅也有其贪婪的一面。他掌管禁军二十多年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使用。这种行为导致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摆设而无实际战斗力。当国家面临金军的进攻时,开封城内的几十万禁军迅速瓦解,高俅作为最高军事统帅之一难辞其咎。这也导致了他被劾揭发的命运。但总体来说,他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大节无亏,尚算是一个好人。他在小说《水浒传》中被塑造成丑角和替罪羊的形象更多的是为了突出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和社会背景的需要。历史上的高俅并非单纯的丑角或奸臣形象,而是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