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妇的淫乱生活潘金莲的前世今生
从古至今,认命似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在水浒传的世界中,一个人物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认知,那就是武松。这位充满男性魅力的英雄,如同一个磁场,唤醒了潘金莲身体最本能的渴望。潘金莲同志或许最初的想法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然而武松这位认死理的英雄却对她的风情不为所动。
欲望的火苗一旦点燃,便难以扑灭。潘金莲同志的一次失手,让支窗户的木叉意外地落在风流公子西门庆的身上。潘金莲的美貌与风情正好契合了西门庆的胃口,再加上多事的王婆以及潘金莲出色的针线活,她的命运似乎注定要发生重大转变。在这个故事中,潘金莲如同久旱逢甘露的禾苗,或是干柴遇到烈火,一点就燃。
在我们今天看来,潘金莲渴望正常的生理满足是一个女性应有的权利。如果生活在现代,她可以选择离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生活在程朱统率天下的时代,“通奸死罪”的桎梏让她无法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潘金莲奢求起码的性满足,最终铸成大罪。
从最初的妇女形象出场,到后来的转变,潘金莲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她是一个典型的“性过度”的女人,属于那种能从性行为中获得满足,但旺盛的性欲与薄弱的道德意识却驱使她去追求更多实质的的类型。虽然在命运的安排下,她被塞给武大当老婆,但这个丈夫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在兰陵笑笑生的笔下,她更是一个“生性”的女人。
作者借相术来揭示她的本性。吴神仙看了潘金莲的相后,描述她的举止轻浮、眼神挑逗。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相格暗示着本性。潘金莲之所以对“性”特别有兴趣,似乎是天生如此,与她的童年经验无关。我们也不打算在这里讨论潘金莲或西门庆是否有恋父或恋母情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这种情结是否存在,确实值得怀疑和。
潘金莲的命运是一个悲剧。她生活在一个压抑的时代,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故事让我们思考性过度背后的复杂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