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败做的越多 反而加快了蜀汉的灭亡

娱乐新闻 2025-08-09 09:46www.humatrope.cn剧情简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魏蜀吴三国争霸,最终却成全了司马懿。最先走向灭亡的却是蜀汉。虽然诸葛亮的北伐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蜀汉的灭亡,但其背后的攻势防御也耗损了蜀国的国力。

在我看来,诸葛亮的失败,并非在于他的北伐,而是他的行事风格。自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全心投入匡扶汉室和北伐中原的重任。长期的北伐战争使他无法充分发挥托孤大臣的角色。诸葛亮的北伐虽然表现出其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但忽视了身边的政治环境。他如果不能在身边谆谆教导刘禅,将政道全数交予这位君主,难保其不会走向昏庸。更为关键的是,诸葛亮将军政大事一肩挑,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的严厉不仅体现在对敌国的战斗中,更体现在对待手下的态度上。他打压了诸如等人的积极性。在实力悬殊的背景下,魏延曾提出偷袭魏国的计策,但诸葛亮未采纳,反而遏制了魏延的权力。甚至在去世后,他授意手下除掉魏延,这无疑加剧了蜀汉的人才匮乏。

诸葛亮在任用手下时也难免感情用事。他对姜维的优待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加重了内耗问题。他虽知马谡是军事谋士而非带兵将领,却仍指望其防守街亭,结果失败。街亭之失,凸显了诸葛亮的用人问题。

作为蜀汉王朝的丞相,诸葛亮行驶着大将军的权力,对日渐衰微的国力负有重大责任。他过于勤劳,把所有责任和压力都压在自己身上。诸葛亮的过度操劳反而不利于刘禅的成长,更无助于其形成担当的魄力。当邓艾大军奇袭而至时,刘禅选择了投降。

诸葛亮不仅未能帮助刘禅成长为合格君主,而且在生前和去世后,蜀汉的人才枯竭问题始终存在且不断恶化。老一辈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去世后,新鲜的血液供应不足。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不仅面临大将匮乏的问题,更呈现出颓势。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智者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他的智慧和努力未能转化为培养新一代领导者和人才的能量,这是蜀汉悲剧的关键所在。

Copyright © 2019-2025 www.humatrope.cn 剧情简介 版权所有 Power by

剧情电视剧,剧情电影,韩国剧情片,剧情简介,欧美剧情片,分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