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凌迟处死抗清名将袁崇焕究竟有何隐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边关守将众多,而袁崇焕的死堪称最冤枉的一例。他并未失地败兵,却被冤枉为叛敌,背负了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名。
袁崇焕之死,虽被反间计所害,然而其为人性格亦难辞其咎。宁远城,这个位于山海关与锦州之间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袁崇焕在此地守护,曾两次击退兵力占优势的清军进攻,自己更是在城下因中炮受伤不治身亡。这样的战绩足以让人瞩目,袁崇焕却因此而骄傲自满,甚至在朝廷面前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这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崇祯元年(1628年),当清军大举进攻锦州时,皇帝召集朝臣商讨对策。皇帝忧心忡忡地向袁崇焕询问战事何时能结束,而袁崇焕却轻率地回答五年内可定。虽然皇帝对其大加赞赏,但朝臣们对袁崇焕的夸大之语心存疑虑。
随后,袁崇焕在朝堂上更是表现出跋扈的一面,迫使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表态,要求朝廷在物资供应和人事调动上不得掣肘。他的举动引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觉得他借皇帝重用之机要挟需索,甚至想钳制言官。
战事并未如袁崇焕所预言的那样顺利。他试图通过和议暂时中止清军的攻势。皇太极利用这一事件施展反间计,一方面大肆渲染袁崇焕议和之事,另一方面亲率大军攻破边墙,直逼北京城下。这导致京师震动,纷纷传言袁崇焕通敌。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下令逮捕袁崇焕,并将其绑往西市斩首。满朝文武竟无人站出来为他说情。最终,袁崇焕成为了一场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焕的死状更是惨不忍睹。他被凌迟处死,刽子手一刀刀割下其肉。可悲的是,百姓对他深恶痛绝,竞相购买其肉生食。整个场面如同“人肉大拍卖”。据说,袁崇焕被刮了3543刀,近万人抢到了他的肉并生食,以此炫耀为能事。
袁崇焕在强敌面前从未打过败仗,但他却败在了自己狂傲不羁的性格上。他的故事让人深感痛惜,也让人明白,一个将领的骄傲与狂放,有时比战场上的敌人更难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