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骗了!历史上的狄仁杰是这样的
狄仁杰(公元630年-700年11月15日),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是唐王朝和武周时期的中流砥柱。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及他人推荐,选拔了一批精英,其中狄仁杰便是最亮眼的一颗星,与姚崇、宋璟等人共同成为武周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在后来开元时期大放异彩,被赞誉为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对武则天的用人之道赞赏有加,认为她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也评价道,武则天政令出自自己之手,明察秋毫,善于判断。
狄仁杰的生平事迹丰富且颇具传奇色彩。早年他考中明经科,历任多个职务,如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等。他以不畏权贵著称,无论是侍御史、度支郎中还是宁州刺史等职位,都展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天授二年(691年),狄仁杰拜为宰相,但因被来俊臣诬陷而陷入牢狱之灾。他并未因此而屈服,后在契丹之乱中被重新启用。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不仅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职位,更是力劝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这一决策使得唐朝得以延续其国祚。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同年病逝。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坎坷,死后被追赠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曾欲立梁王武三思为皇太子时,狄仁杰坚持己见,认为天下人仍思念唐朝,太子之位非庐陵王莫属。当武则天询问狄仁杰关于梦境的解读时,狄仁杰巧妙地以“双陆不胜,因为无子”来暗示武则天。这段历史的小插曲显示了狄仁杰的机智与忠诚。
狄仁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雄气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有胆有识、敢于直言的忠臣。他的事迹激励了后人,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想了解更多关于狄仁杰的故事和更多历史趣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