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节日风俗(传统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十五贴对联十六爬桥,元宵节习俗独特且丰富。这一天,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庆祝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1996年的《泰山民俗》中记载,人们会在院内外贴满与月亮有关的对联,反映当时都市元宵节的热闹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已经被许多人遗忘。家住岱宗坊附近的王大爷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的小院子会贴对联庆祝元宵节,但现在住楼房后就不再贴了。
除了贴对联,农历正月十六还有爬桥的习俗。人们早晨起床或吃过早饭后,会到村外河沟的桥上来回走一趟,还有人专门扶着老人去爬桥,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农村的正月里,走亲访友、说笑讲故事、举办文艺活动是主要的活动,“玩故事”更是其中最重要的节目。
元宵节在《水浒传》中也有浓厚的笔墨。施耐庵的书中先后3次描绘了元宵节,把花灯的美丽和紧张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宋朝元宵节的盛况。泰山学者刘传录说,《水浒传》中描写的大名府元宵节是通宵达旦的狂欢,放假五天,到处都是灯的海洋。
元宵节不仅是灯的海洋,还是服装穿戴的展示秀。其中全民戴花是一大亮点。在《水浒传》的描述中,人们会戴各种花朵,成为节日的一大特色。
吃汤圆也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汤圆有馅和无馅之分,有咸、甜、荤、素之别,制作方法也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多种。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赏花灯、猜灯谜的乐趣。灯谜是元宵灯节衍生的一种文字游戏,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吸引了大量参与者。
在这个节日里,无论是贴对联、爬桥、赏花灯还是猜灯谜,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元宵节的独特风俗,让这一天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情味,成为一年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