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烈火赤壁的最后一役,其实并非在乌林结束,而是在湖南巴丘湖决出胜负。《三国志·周瑜传》中的《江表传》透露了曹操的书信:“赤壁之战,因疾病困扰,我烧船自退,周瑜因此虚获胜名。”而在《三国志·郭嘉传》中,曹操征荆州后至巴丘,遭遇疾疫,感叹如果郭奉孝在,便不会陷入如此困境。这些记载都证实了巴丘湖的悲壮一幕。
曹操在此地将乌林战后逃回的舰队及留在原地的舰队放火烧掉,然后从陆路退走。陈寿的《三国志》更接近历史真相。乌林一战,周瑜的军队不可能烧尽曹军的所有船只。
曹军的舰队数量众多。黄盖曾说“寇众我寡”,曹军有千艘舰船,单一的手段难以使所有的船只着火。曹军的舰队列阵也不可能全烧。黄盖描述曹军舰队“首尾相接”,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战线。这样的阵型,火攻只能断其为一截一截的,难以全面烧毁。再加上当时黄盖利用东南风进行火攻,曹军舰队可以顺水西撤。
黄盖指挥的先头舰队用诈降计使引火船能够深入曹军舰队放火烧船,但火起之后,黄盖中箭落水,周军舰队失去了前敌指挥官,这也增加了曹军舰队撤退的机会。曹军舰队在乌林虽然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全部被烧毁。
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然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的舰队也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中提到“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然部分事实,但烧的仅是劫后残舰。这场战斗,曹操难免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尴尬。
巴丘湖的赤壁水战,是一场悲壮而复杂的战斗。它不仅是周瑜的智谋与胆识的体现,也是历史中一场真实的、扣人心弦的战役。它改变了三国的格局,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深思的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