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为何还能存活三十年才被灭?
你真的了解三国时期蜀汉的故事吗?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为你带来全新的解读。
众所周知,诸葛亮去世后,蜀国还存活了长达三十年的时间,才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对于一个如此依赖诸葛亮的国家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在诸葛亮离世后,蜀国就没有人才了吗?答案显然不是。像蒋琬、姜维等人,同样是蜀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智谋与诸葛亮不相上下。而且,魏国和吴国之间也发生了纷争和内部斗争,这使得他们无法及时消灭蜀国。
公元263年,邓艾和钟会直取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成为了三国时期第一个灭亡的政权。虽然有人称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但自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后,蜀汉政权之所以能够延续将近30年的时间,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在蜀汉内部,诸葛亮主政时期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并提拔了蒋琬、费祎、姜维等文武人才。这些人在诸葛亮去世后继续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外部,蜀汉重新连结东吴,稳定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诸葛亮主政时期更是加强了这一关系的稳固。虽然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在立储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内部党争严重,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蜀汉的政权并未彻底崩溃。
曹魏方面,由于北方公孙渊反叛,不得不派出大军镇压。这场战争持续了数年之久。在得胜之后,魏主病逝,司马懿为了自保和夺权,积极准备政变,无暇顾及蜀汉。等到司马氏主政后,东吴的陆逊和蜀汉的姜维多次主动出兵伐魏,这使得魏国无法集中兵力攻打蜀汉。这些事件都使得蜀汉得以延续其生存时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蜀汉在其后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诸葛亮的智慧和努力下,它仍然能够延续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不仅是诸葛亮培养人才之功,也是因为吴魏两国对蜀汉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这段历史向我们展示了蜀汉人民的坚韧和智慧,他们为了国家的生存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