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证实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在浩瀚宇宙的探索历程中,嫦娥五号的月球科研样品为我们揭示了月球的新奥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最新发现:嫦娥五号带回了地球上最年轻的月球样品,其年龄仅为20亿年,这一发现将月球的岩浆活动历史延长了约8亿年。这对于理解月球的演化奥秘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
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并采集样品,标志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不仅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的采集,更带回了人类近几十年来未曾拥有的全新月球样品。科学家们对这些珍贵的样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发现。
科研人员通过超高空间分辨率-铅定年技术,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的玄武岩形成年龄。他们发现这片玄武岩的年龄为20.3亿年,比以往月球样品的年龄更年轻。这意味着月球直到至少20亿年前仍有岩浆活动,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为我们理解月球的热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还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揭示了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之谜。他们发现,嫦娥五号玄武岩在初始熔融时并未涉及放射性元素的富集或水的存在。这一发现排除了两种主流的岩浆活动成因假说,为我们理解月球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科学家们指出,这一发现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研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引发了关于月球冷却速度的理论争议和新理论框架的需求。这一成果对我们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激发更多科学家对月球展开深入研究,推动月球科学的发展。这项重大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国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科学家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月球最年轻的玄武岩的最有力证据,它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月球热历史和岩浆活动的认识。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更是探索宇宙的又一重要篇章的开启。据记者报道,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接受了国家航天局的委托,对月球样品进行细致的管理。在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的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正式发放,国内共有13家科研机构幸运地获得了约17476.4毫克的珍贵样品。
中国科学院对月球科研样品的研究工作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获得样品后,他们迅速动员全院月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顶尖科研人员,集结多学科优势力量,共同攻克难关,全面展开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早在2021年5月,他们就正式设立了一个重点部署项目——“嫦娥五号任务月球科研样品综合研究”。该项目专注于研究月球科研样品的基础物理特性和物质成分,致力于解析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的独特性质和信息。而近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正是该项目首批研究成果的展现,这些研究成果充满了科学探索的洞见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