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葛优躺(什么叫葛优躺)
《葛优躺》——一个源于情景喜剧的流行符号
提及“葛优躺”,便让人想起那位在《我爱我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员葛优。这幅源自于剧中的剧照姿势,出自于葛优在情景喜剧中的经典表现,他扮演的角色是季春生。故事讲述的是葛优饰演的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的一段经历。这个躺着的姿态被大众引申为一种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人们“颓废”的现状。这一流行符号在2016年12月14日被选入《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流行语。
深入我们会发现,“葛优躺”背后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流行文化现象。它似乎还带有几分地方特色和性别偏好。在大众对葛优这个角色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北京瘫”。这个词汇是由艺人大张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对北京人日常习惯姿势的一种精辟概括。而葛优本人则因为这一概括被列入了所谓的“京城四瘫”之首。
相较于“葛优躺”,“北京瘫”更多地关注坐姿背后的精神层面解读。它描绘出一种京味十足的“大爷范儿”,即一种自由自在、舒坦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说:“我就爱这样坐着,舒服就好,谁管得着。”这种坐姿所展现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京城人民的独特生活哲学。
而回到葛优所饰演的季春生这个角色,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屌丝一词出现之前的典型代表。那些没钱、没出息的男人,往往在个人仪容和形体上缺乏自律,这种形象在不同时代都遭到人们的鄙夷和唾弃。这种形象是劣质男性气概的诸多表征之一。葛优通过他的表演,赋予了这个角色更多的复杂性和,使得人们对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葛优躺”还是“北京瘫”,它们都是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产物,是人们对生活、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反映。这些流行词汇和概念的出现,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思考方式,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