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忠实相处的日子
陈忠实先生逝世,一代文学巨匠永别人间
得知陈忠实先生离世的消息,我深感震惊与悲痛。脑海中浮现的,是白鹿原上,陈忠实先生的背影,在苍穹之下渐行渐远。
我与陈忠实先生交往已有十五六年,但我们的关系却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虽非亲密的朋友,亦非正式的师徒,我们的交往更像是一种淡淡的、如蜻蜓点水般的存在。在我心中,他始终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文学巨匠。
还记得2001年那个夏日,我与赵军驱车前往陈先生的故乡西安灞桥西蒋村,去签署《白鹿原》电视剧改编合同。当时陈先生正独自在乡间写作,他的午餐很简单,两个馒头,一碗白菜熬豆腐,还有几块肥肉。尽管当时我们拍摄的电视剧《121枪杀大案》正火热播出,但陈先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拿出朱先生的原型照片让我们看,那位民国先贤的目光令人震撼。
版权转让三年期限很快到期,但我们未能拿下电视剧的立项。2004年的一个酷暑晚上,我与陈先生在省作协办公室里谈判。我滔滔不绝地讲述三年的辛劳,试图续约。陈先生则表现出老农民的朴实和直接,他只关心能否拿到国家批准的文件。尽管我口干舌燥地试图说服他,但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我可以继续努力,但也要寻找其他可能的合作伙伴。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在各种场合碰见陈先生,他总是淡淡地询问进展如何。我常常感到害怕见他,怕他问起进展,怕自己的无能让他失望。记得有一次在省上开会,看见陈先生大马金刀的坐姿和深邃的目光,我竟然悄悄地溜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六年。
直到2010年,《白鹿原》电视剧的立项批文终于下来。我第一时间通知陈先生,他起初并不相信,直到我在网上查到后他才松了口气。我们在长安一号的小包间里庆祝,他很高兴,我们也终于谈到了版权问题。他承诺只要我拿下立项,他就只认我。那天我们聊得很愉快,陈先生的皱纹都开了,像一尊慈祥的菩萨。
编剧申捷为了改编《白鹿原》,读了上百本书,并在白鹿原上转了半个月。他与陈忠实先生的交流总是充满。他们坐在三人沙发上,一人一头,申捷谈到创意时眉飞色舞,而陈先生则像半截老榆木根雕一样稳稳坐着,他的智慧和淡定让人印象深刻。
陈忠实先生的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文学巨匠,他的影响力和贡献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淡然和坚韧精神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我们将永远怀念他。陈老师深入了人物塑造的相关话题,他分享了关于角色原型的想法,并谈到了未能详尽展开朱先生只身退清兵的故事的遗憾。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我偶然问及陈老师关于人物原型的命运看法时,陈老师总是以淡然的微笑回应,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些话题的从容与坦然。其中,关于黑娃的人物原型的讨论更是引发了我们的浓厚兴趣。在交谈即将结束时,我特意背过申捷私下向陈老师询问他对我们讨论的感想,陈老师依然是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笑着说:“这是你的事,甭问我。”而后又补充了一句:“我没想到他这么年轻。”
在这两年多的剧本创作过程中,陈老师曾多次致电询问进度。每次通话都显得非常艺术,他总是以朋友来访为由,委婉地询问剧本的进展情况。我曾暗自揣测,这位和蔼的老先生是真有别人询问才顺便问一下,还是他自己也想催进度却不好意思明说。
申捷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剧本。当我告知陈老师剧本已经完成,送审前想请他过目时,陈老师表现得十分大度,似乎已把这件事交给了我们,由我们负责处理。在省上专家研讨会后,陈老师突然询问剧本的情况,让我有些意外。尽管我解释了在研讨会上的评价很好,著名评论家李星对申捷的编剧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陈老师还是坚持要看剧本。在酒桌上,陈老师专门向申捷敬酒,表达了对他的认可与鼓励。
随着剧组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我们不断收到陈老师身体状况不佳的消息。尽管我们几次提出想要探望他,都被他以正在治疗、不方便为由婉拒了。尽管如此,他一直表示会在身体状况好转后主动来看望大家。
电视剧开机前夕,我亲自拜访了陈老师的书房,希望他能出席开机仪式。那时的陈老师虽然精神尚佳,但说话有些口齿不清,需要经常吐口水。我向他展示了演员的海报,他看得非常仔细,仿佛在对照自己心中的角色。尽管我极力劝说,陈老师还是拒绝了出席开机仪式的要求。他提出写一幅字作为祝贺,于是我俩商量后,陈老师挥毫写下了一幅字。
电视剧拍摄过程中,我们几次提及想要再次探望陈老师。虽然他始终拒绝我们的探望,但他对电视剧的拍摄非常关心。电视剧拍摄结束后,我专门向陈老师汇报了情况,感觉他恢复得很好,已经开始在书房里忙碌了。他对电视剧的投资规模感到吃惊,并关心地询问能否收回投资。
大约一个月前,我们为电视节剪辑了一个片花,再次联系陈老师希望他能看到。这次他答应得很快,但表示因为安排问题无法见面。等到下周再打电话时,得知陈老师要集中打针治疗。谁知道,等来的竟是噩耗。
陈老师的去世让我们深感痛惜。剧组决定在官微上发布一条消息,我加上了一句话:“您说过,《白鹿原》的改编,您寄希望于电视剧,没能让您看到是我们永远痛彻心扉的遗憾。”
陈老师的公祭仪式设在他曾经工作的地方——省作协的高桂滋公馆内。熟人们都在谈论陈老师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看到电视剧的播出。在简洁庄重的灵堂内,陈老师的照片上依然挂着微笑。我想告诉他,《白鹿原》电视剧一定会尽全力做好,完成我们之间的约定。陈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白鹿精魂永存!这篇悼念之词由陕西光中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电视剧《白鹿原》出品人赵安撰写于2016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