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很有才名声却很不好被叫叛徒 张松献地图
重述《演义》中的张松
张松,一位在《演义》中虽短暂出现却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拥有博闻强记、智力超常的天赋,甚至连《孟德书》都能轻松背诵,令人佩服。这位人物却并非完全受人喜爱,不是因为他的外貌或身材,而是他那典型的小人嘴脸让人心生厌恶。
张松,这个在三国演义中第59回登场,第62回便遭遇斩首的人物,尽管笔墨不多,但作者却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性格。他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历史潮流的趋向。
从张松的事件中不难发现,他早已有了背叛的心思。他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换主子。仅凭这些只能证明他有嫌疑,并不能肯定他要出卖刘璋、贩卖蜀土。从他出使结交不得利到他极力劝说刘璋结交,再到背地里和好友一同出卖刘璋的种种现象,都表明他的卖主求荣之心是多么的龌龊。
张松的背叛行为并非无人察觉。当他力劝刘璋迎接刘备入蜀时,早已被刘备看透。为了揭发他,刘备假装要离开益州,这才使张松的背叛心思暴露无遗。
张松献地图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在三国时期,他曾向刘备献上西川形势图。这个传说发生在屯兵的秦楚古道湖北荆门境内的掇刀石大营。当时,刘璋面临困境,张松自告奋勇前往许都,试图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以解益州之围。由于曹操对张松的相貌不屑,将他乱棍打出。受曹操之气,加上在刘璋处的夸口无法交差,张松决定另投明主。
在归川的路上,张松巧遇刘备,他的境遇感动了刘备,得到了刘备的厚待。面对款待,张松将绘制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三天后,刘备为他饯行时,才吐露心声希望张松能为他效力。张松深知刘备是他值得投奔和效劳的主人。
张松的结局却并不美好。他虽有才华,却被人称为叛徒。在乱世中,他依附权势,最终因背叛刘璋被杀了。张松的故事告诉我们,小人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也是存在的。他虽有才干,但却狂妄自负,最终走向了背叛的道路。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人品的重要性远超过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