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清续命近50年,肃顺最后到底怎么死的?
奇闻奇网独家介绍:肃顺的英才策略与宫廷命运
这里是奇闻奇网的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关于肃顺的传奇故事。欢迎各位读者关注哦。
提及清朝中兴之名臣,我们可能会立刻想到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为清王朝的稳定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名臣,他的贡献或许超越了我们的认知。他,就是肃顺。
肃顺,生于1816年,满洲镶蓝旗人,出身尊贵,是开国八位郑亲尔哈朗的七世孙。早年他在侍卫处任职,深得道光的信赖。随着咸丰帝的继位,肃顺的权势逐渐上升,成为咸丰帝的铁杆亲信。
这位权臣有着独特的眼光,早已洞察满蒙贵族的腐朽本质。他向咸丰帝献策,提出“重用汉臣”的观点,并坚定支持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没有他的力挺,或许这两位中兴名臣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
1851年金田起义的爆发,使清王朝陷入了危机。太平军势如破竹,眼看大清半壁江山岌岌可危。肃顺建议咸丰帝重用汉族地主,允许他们兴办“团练”,协助地方平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曾国藩及其“湘军”崭露头角。肃顺力排众议,坚持赋予曾国藩实权,使其得以大展宏图。
左宗棠的故事也离不开肃顺的提携。在宝庆会战后,左宗棠因得罪权贵而陷入危机。肃顺力保左宗棠,借助潘祖荫之力向咸丰帝大力推荐。左宗棠最终得到重用,短短两年内成为封疆大吏。可以说,没有肃顺的提携与支持,左宗棠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肃顺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独到眼光令人钦佩。他力挺的人才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最终为清王朝续命近50年,并迎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从这一角度看,称肃顺为中兴名臣并不为过。这位权臣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并不理想,他因得罪满人并疏于防备而在宫廷斗争中失利。最终,在关键时刻被慈禧击败并斩首示众。临死前,肃顺痛骂慈禧为贱婢,并后悔未能提前采取行动。这位权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戏剧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