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名字到底有何特殊含义呢?
一些评论家认为,《金瓶梅》暗指严嵩之子严世蕃,认为此书是对严嵩父子的一种讽刺。深入分析,西门庆这一角色名字其实是笑笑生延续《水浒》中的命名方式。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作者施耐庵不可能预知后来的严嵩父子。从名字谐音上解读对具体人物事件的隐喻可能性较小。
在《水浒》中,西门庆是一个反面角色,他勾结官府、揽钱说事、淫人妇女,是社会上的奸邪小人。在《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形象有所好转,更加真实。尽管他仍然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不论男女、官民,都对他有所热捧。
网络配图
西门庆在两部作品中都因某种手段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在《金瓶梅》中,作者更多地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像潘金莲的名字一样,她的命运也与金钱和欲望紧密相连。施耐庵在《水浒》中显然对“潘”这个姓有所厌恶,两大淫妇都姓潘。为何淫妇一定要姓潘呢?或许是因为“攀”的含义,即追逐金钱和权力。
潘金莲的莲花本应是纯洁和品性高洁的象征,但在《金瓶梅》中,她成为追逐金钱的世俗女子。作者通过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潘金莲如何从女子堕落为金钱社会和世界的奴隶。为了凸显潘金莲最初的纯洁,作者创造了一个与她对立的角色——白玉莲。
网络配图
白玉莲和潘金莲都在张大户家中学习乐器,但她们的命运截然不同。白玉莲的“白净小巧”暗示了她的纯洁品性,而潘金莲的小脚则透露出明清两代的性暗示。在张大户家中,潘金莲展现了她的适应性,甚至在教学弹唱时都显得省力。当潘金莲成年后,她的美色吸引了张大户的注意,而她也没有反抗,选择了适应这个肮脏的社会,利用自己的美貌张扬恣肆地生活。
《金瓶梅》对社会的揭露和人物的刻画都非常生动真实。从西门庆到潘金莲,这些角色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价值观。作者通过精细的笔触揭示了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使得这些角色更加丰满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