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中国史上四大古琴介绍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分别是“号钟”、“绕梁”、“绿绮”与“焦尾”。它们不仅是古人心中的修身养性之物,更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位列四大雅号之首的琴,彰显了其在古代文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今日,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四大名琴背后的故事。
一、焦尾
“焦尾”乃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之琴。其制作背景源于一次意外:蔡邕在流亡途中,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梧桐木,发现其声音异常。于是,他依据木头的形状制成七弦琴,因其琴尾留有焦痕,故名“焦尾”。“焦尾”以其悦耳的音色和独特的制法名扬四海。历史上,此琴曾被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为欣赏古琴高手王仲雄的琴艺,特命人取出此琴。王仲雄连续弹奏五日,并创作了《懊恼曲》。至今,仍有幸存者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二、绿绮
“绿绮”是司马相如所弹奏的琴。司马相如虽家境贫寒,但其诗赋才华横溢。梁王赠他“绿绮”琴作为对其诗赋的回报。“绿绮”琴内有铭文“桐梓合精”,意味着其音色独特。相如得此琴后,如获至宝。他的精湛琴艺配上“绿绮”的音色,使此琴名噪一时。更有故事流传,司马相如以琴追求卓文君,一曲《凤求凰》赢得美人倾心,缔结良缘。
三、绕梁
人们常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源头便来自一个古老的故事。韩国歌手韩娥卖唱求食,其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此琴因歌声绕梁三日而得其名“绕梁”。楚庄王得到此琴后,整日沉醉于琴音之中。王妃樊姬为劝诫庄王,忍痛让铁如意捶碎此琴。从此,“绕梁”绝响于世。
四、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其音色洪亮如钟声激荡。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此琴。齐桓公作为齐国贤明君主,亦通晓音律,特别珍爱此琴。他曾令部下奏乐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令人动容。这些名琴背后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文化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