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英明一世自称十全十美 死后竟被砍掉脑袋
乾隆皇帝,一代英明君主,自我评价极高,称自己为“十全武功”皇帝,备受百官敬仰,万民拥戴。他自信满满,甚至私下对近臣坦言,世上没有能杀他的刀。他觉得自己一生英明,既没有与人结怨,也不会有人行刺。历史却给他的自我评价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乾隆皇帝喜好游历四方,多次出巡。这样的行径给反清势力留下了无数行刺的机会,然而事实却是,乾隆一路游玩,却从未遭遇行刺。这一点,确实证明了乾隆在世时的威望与实力。
世事无常,人算不如天算。1928年,清东陵被盗,满清遗族进入地宫时,看到的景象惨不忍睹。棺材被劈开,白骨浮于泥水之中。尤其是乾隆的棺椁,更是被压在石门下,尸首分离,骨架破碎。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东陵大盗孙殿英。孙殿英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无疑,图财是其主要动机。但他自己在接受审问时,却找出了充分的理由。他说满清杀了他祖宗三代,他不得不报仇革命。他坦言,自己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孙殿英甚至堂而皇之地说出了“发掘”满清东陵的两大好处。一是满清入关大兴文狱,被他开棺戮尸者甚多,他这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二是满清统治三百年,搜刮财帛无数,他发陵是为了通天下财货,丰藏国库。这样的理由,让审他的人也无话可说。
从孙殿英和冯玉祥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或许过于自负。他的自我评价或许过高,以至于忽略了自身的过失。孙殿英敢于挑战他的权威,甚至砍下他的头颅,让他身首异处。这不仅仅是因为孙殿英的胆大妄为,更是因为清朝皇帝的统治或许存在某些问题。
孙殿英私自“发掘”清陵的行为自然是不对,但清朝的皇帝们是否也应该反思呢?为何只有清陵被盗,盗贼却理直气壮?这背后是否反映了清朝统治的一些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也许,这正是大清灭亡的真正原因。历史总是充满了教训和反思,希望我们能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