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却姓孔?
关于孔子的父亲,历史上似乎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孔子的母亲为何至死都未曾向孔子透露其父亲的身份。而后,我们不禁好奇,为何孔子虽出身于叔梁纥,却以孔为姓呢?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联?
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孔子的祖先并不姓孔,而是姓子。孔子自称殷人,其祖先为殷遗民。在先秦时期,商、周两代的姓氏制度有所不同,商姓子,周姓则不详。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习俗中,女子称姓,而男子并不称姓。尽管孔子的祖先姓子,他们的名号中却并未以子为姓。
那么,孔子为何姓孔呢?原来,孔并非孔子的真正姓氏,而是他的氏。在古人的传统中,男子的称呼并不称姓,而是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作为一个氏号存在的,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姓。这一变化的背后有着明确的历史依据。
《孔子家语·本》以及《阙里文献考》卷一均指出,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按照宗法制度,五世亲尽,必须别立一族。于是,他们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新族的名称,孔氏由此而来。孔氏的孔,源于孔父嘉的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孔氏从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那时的男子在称呼上并无一定之规,所以孔父嘉之后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他们的名号中都没有孔字。从孔子开始,孔氏一系的男子在称呼上固定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孔鲤、孙子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等。后来,氏逐渐演变为姓,孔也就由氏变成了姓。
由于孔子被尊为圣人,且孔氏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的,因此战国中后期孔子的直系子孙皆以孔子为始祖。据《孔丛子·独治》篇记载,孔氏后人为祭祀先祖,立有两座祖庙,一是弗父何之庙,一是孔子之庙。孔子九世孙孔鲋在祭祀时解释说,他们为孔氏之别姓而哭弗父之庙,而为孔子的直系后裔而哭孔子之庙。这说明所有孔氏的直系后裔都以孔子为始祖。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孔氏家族的重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