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气瓶被认定涉枪案二审未宣判
【案件速递】卖气瓶涉枪案二审开庭,庭审焦点引人关注!
一对江西夫妇因售卖、消声器等玩具枪配件为生,却意外卷入了一场涉枪大案。警方发现有人网上购买枪支零件组装枪支后,这对夫妇被警方认定为涉案人员。经过一审宣判,王太平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如今,夫妇二人向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昨日开庭,但结果尚未宣布。
庭审过程中,辩护律师强调气瓶用途广泛,不能单纯因气瓶可用于组装枪支就将其认定为枪支零部件。同时指出,夫妇二人并无非法买卖枪支的故意,所售产品包括、等,但这些都是玩具枪配件,并非枪支散件。
庭审结束后,辩护律师表示从庭审现场情况看,效果比较理想。检方也认同部分事实不清,认为该案可以适用两高有关枪支案件的批复。被告胡敬告诉媒体,她见到了丈夫,他精神状态不错,对案件有信心。她希望案件能有好的结果,等待丈夫回家团圆。
回顾案件始末,这对夫妇被指控通过网络贩卖配件,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辩护律师强调,夫妇二人所售产品包括高压气瓶、、等,这些产品的用途广泛,并非仅限于组装枪支。最终法院一审认定二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牟利为目的通过网络贩卖配件,情节严重,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判决胡敬有期徒刑十三年,王太平有期徒刑十四年。
这起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不仅因为涉枪问题敏感且严重,还因为这起案件反映了网络时代枪支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繁荣,类似案件可能会不断出现。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具有重要的法律和社会意义。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枪支管理的思考,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案件后续进展仍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将继续关注此案的后续报道。上诉陈述
针对最近涉及气瓶的判决,胡敬与王太平向法庭递交了上诉状,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胡敬在上诉状中明确表示,她和丈夫王太平从未有过买卖枪支的意图和行为,他们所销售的是高压气瓶,数量为26个。
胡敬进一步强调,所售卖的高压气瓶并非专用,而是一款在市场上广泛流通的中性产品。这种气瓶用途广泛,包括水产养殖、船舶救生等多个领域。她指出,自己从未意识到购买者会利用这些高压气瓶制作仿。
王太平和胡敬均提及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他们指出,在判定此类案件时,除了考虑枪支的数量,还应全面审视涉案枪支的外观、材质、发射物等特性,以及购买场所、渠道、价格、用途,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动机等,以确保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评估与罪责刑相适应。
对于这一事件,两位当事人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坚信自己的清白,并呼吁公正的法律裁决。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与 李铁柱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