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你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示威游行日”,其源头可追溯到19世纪的一场重大工人运动。
故事始于1886年的芝加哥城。在此之前,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已在1866年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倡议,但各国对此并未积极响应。直到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们开始了他们的反抗之路,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场斗争的参与者规模庞大,达到了约35万人。
在示威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芝加哥在5月3日对示威者进行镇压,其中开枪打死了两人,引发了更大的社会不满。事态愈演愈烈,到了5月4日,罢工工人在千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时,因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最终引发警察的强力反应,导致先后共有4名工人和7名警察失去生命。随后的宣判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4名无主义者被处以极刑。
这场震撼世界的工人运动及其后续的悲惨事件,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抗争,世界各地纷纷举行工人的抗议活动。而在巴黎的第二国际代表大会上,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于1889年7月14日做出了重要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时间来到中国的上世纪初,在1920年的五一这一天,中国的北京、广州、九江、唐山等地的工人们也加入了这场全球性的纪念活动,他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在先进杂志上发表文章和演讲,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工人运动历史,中央人民于1949年12月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全国在这一天都会放假一天,以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历史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