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的代表作品
枚乘,这位西汉赫赫有名的辞赋家,与贾谊并称为“枚贾”,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贾谊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让我们一同跟随这篇文章的线索,一探究竟。
枚乘,曾作为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其文学造诣可见一斑。在早期,他曾上书劝阻吴王起兵;七国叛乱之际,他又再次上书,希望吴王能够罢兵。吴王并未采纳他的建议。七国之乱平息后,枚乘的名声逐渐显扬。在景帝时期,他被任命为弘农都尉,但因职务并非所好,最终因病辞官。到了武帝时期,他以“安车蒲轮”之尊被征召,可惜因年事已高,途中不幸离世。
在文学领域,枚乘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他的赋九篇,如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尽管后两篇或许存在伪托之嫌,但《七发》无疑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七发》这篇作品,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一篇讽谕性极强的作品。赋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的形式展开。首段序文由吴客之口指出楚太子患病的根源在于贪逸享乐、荒淫奢侈的宫廷生活。吴客接下来以七种办法试图帮助太子去病,其中包括描述音乐之美、饮食之丰等六方面,但均未能奏效。吴客向太子推荐文学方术之士,希望他们“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作品的主旨在于揭示贵族腐朽生活的危害,提倡进用文学方术之士。
《七发》辞采华美、气势壮观,其中“观涛”一节更是令人怵目惊心、如临其境。这部作品在辞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标志着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并对后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七体”。
枚乘的文学造诣令人钦佩,他的《七发》不仅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奠定了典型汉大赋的基础,同时也是“七体”的开首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生动、内容丰富,展现了西汉时期辞赋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