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年前 习水人已会烧窑 中国考古古墓探秘
1月10日,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一场关于史前至汉晋时期遗址考古发掘的盛会——西南考古协作会年会如期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以及西藏的数十位知名考古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把握赤水河流域的考古脉络,协商区域考古联动策略。
赤水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次年会,犹如一个汇聚智慧的平台,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四川三星堆遗址第四期遗存、广西隆安娅怀洞史前考古、云南甘棠箐遗址的发掘,以及西藏石窟寺的调查等项目的发现,为世人揭示了古代文明的无数秘密。而年会中对于考古新技术与新思维的交流,更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年会选择在习水县土城镇举行,是因为这里的黄金湾遗址是赤水河流域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自2009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配合流域的大型基础建设,进行了多次调查,新发现了包括史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遗存31处。经过抢救性发掘,黄金湾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钱币等珍贵文物。其中一些文物在贵州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早期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对于这些出土文物的类别和性质,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现象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参会的四川省文物研究院考古所所长孙智彬研究员表示,赤水河流域的遗址群是贵州考古的重大发现,尤其是部分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为我们理解早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线索。但目前对于文化传播的具体路径和方式还不清楚,需要通过各省份的协作来解决。
此次年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西南考古协作会将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就赤水河流域考古与“一带一路”考古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这是一场智慧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期待未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能发掘出更多的历史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