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普通的筷子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饮食工具之一。关于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民间传说众多,为这一饮食文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在华夏大地上,大禹的名字与治水紧密相连。相传,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经常忙于工作,无法顾及饭菜的温度。为了快速进食以便继续投身工作,他不得不就地取材,折树枝夹肉或米饭食用。这便是筷子的最初形态。这种基于生活需求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智慧与生活的紧密关联。这一传说虽然并非正史记载,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熟食烫手的问题是如何促使筷子诞生的。
《礼记》郑注中提到了一种古老的烹饪方法:“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树枝拨动食物,这也被认为是筷子雏形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专家们推测这一过程推动了筷子的形成,虽然无法确切地确定其真实性,但这种推测基于饮食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于姜子牙和筷子的传说更为生动。据说姜子牙曾隐居在淇县至孟县一带,他的妻子因为姜子牙不会家务而想置他于死地。有一天,姜子牙在两次尝试吃肉时都被神鸟啄手阻止。神鸟告诉他用丝竹夹肉以防中毒。姜子牙照做后发现自己得到的是一种神奇的工具,此后筷子在民间被广泛应用并流传至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殷纣王时代已经出现了象牙筷,因此关于姜子牙发明筷子的说法可能并非真实。尽管这一说法可能与历史记载不符,但民间以竹为筷的做法却是真实存在的。另外关于妲己和筷子的传说也流传甚广,不过与筷子发明有关的可能性并不大。在一些地区仍然流传着关于妲己的故事和遗迹。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也为历史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这些传说和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筷子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珍视之情。远古的商纣时代,传闻纣王在用餐时极为挑剔,对食物的口感总是吹毛求疵。他时而抱怨鱼肉不够鲜美,时而责怪鸡汤过热,甚至因菜肴过凉而大发雷霆。众多厨师纷纷成为他刀下的亡魂。就连纣王的宠妃妲己,也时常因侍奉饮食而倍感压力。为了防范纣王的怒火,每次设宴时,她都会事先品尝菜肴,确保咸淡适中。
某日,妲己发现有几道佳肴热气腾腾,无法及时调换。纣王已至餐桌前,妲己必须迅速想出对策。她急中生智,取下头上的长玉簪,用其夹起菜肴,轻轻吹凉后再送到纣王口中。纣王沉浸在这独特的喂食乐趣中,竟然对此情有独钟,天天要求妲己如此侍奉。妲己便让工匠特制了两根长玉箸用于夹菜,这便是玉筷的雏形。
尽管这个传说生动传奇,较为贴近生活并带有某些现实意义,但它终究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的钢筷,经过考证,其年代早于纣王的时代。显然,筷子的起源并非与纣王或妲己有关,而应是在更早的时期由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